2020-11-18
11月15日,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簽署。歷經8年談判后,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終于宣告誕生。此次簽署RCEP的共有15個成員國,包括東盟10國和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澳大利亞、新西蘭,總人口達22.7億,GDP達26萬億美元,出口總額達5.2萬億美元,均占全球總量約30%。
如果你說這新聞我早看了,很興奮。那恭喜你,這種新聞品位才配得一個追求幸福與財富的人。這類經濟新聞看起來枯燥,都是些數字。遠不如社會新聞來得刺激。但什么時候你喜歡看枯燥的數字,對各種大搞噱頭的新聞與言論不感興趣,你就走在價值發現的道路上。只有想發現價值,才容易找到價值。而忽略價值,一個人就容易失去價值。
簽署RCEP協定,自貿區 、 港口航運 、輕工紡織制造等貿易相關概念大漲,本身屬于利好消息推動刺激,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,對化工行業來說有利好也有沖擊,每一個從事化工產業的朋友,可能都想了解宏觀政策下,對自己從事的行業究竟會產生哪些具體影響,別著急,流程君帶你詳細分析。
對化工行業的利好
經過8年談判,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、成員結構最多元、全球最大、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RCEP就此誕生。
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:貨物貿易,關稅下調至零關稅;服務貿易;投資;技術合作;人員流動;電子商務與數據交換;中小微企業發展等。其中重點內容包括覆蓋90%的商品類別的貨物貿易關稅的下調直至零關稅、服務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等。
RCEP最核心的升級措施是當前或未來10-35年將關稅漸進式削減到0%水平,這一過程較為漫長,長期來看有助于中國與東盟形成更為密切的貿易合作。
分析人士認為,RCEP對中國短期對出口的促進有限,漸進推進的稅率下調,更多的是中長期利好,而RCEP的更大意義在于中日韓、特別是中日首次建立直接的自由貿易區關系。鑒于拜登大概率登臺,預計特朗普退出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(TPP)有可能再度重啟,這也將約束RCEP的實施效果,也即中美關系仍是關鍵變量。
在亞太地區,以中國、日本、韓國為代表的亞洲化工集群將會以產業門類齊全、市場規模宏大、創新能力活躍、基礎化工原料雄厚、高端精細化工技術領先、化工新材料特色顯著、中日韓三國合作密切為突出特征,是亞洲太平洋地區和世界化學工業極為重要的增長極。
自由貿易協定對化工行業最重要的利好就是可以消除中國與日韓,與東盟國家對進口化學品征收關稅,開放性的協定可為各國化學品制造商每年節省大量費用。同樣,對從協定國進口化學品關稅方面可減少支付關稅。取消關稅節省的成本將有助于促進經濟和就業增長。”
目前,中國化工市場已經占到全球化工市場的40%。有機構預測,到2030年中國化工市場將會占到全球化工市場的50%。龐大和旺盛的國內需求,這是中國化學工業崛起的第一大邏輯。
另外,RCEP協議涵蓋的20個章節中提到:
1.貨物貿易:未來20年后零關稅商品類別達到總數的90%;
2.服務貿易逐步實現國民待遇和非差別化的最惠國待遇;
3.鼓勵投資開放,不對外資投資本國設置經營性要求。
因此分析人士認為RCEP將促進區域內貿易,對中國GDP有所提升,紡織服裝、輕工家電最為受益。
鑒于成本及外貿等因素,長期產業鏈轉移至東南亞國家的趨勢仍將延續,但是中國作為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及出口國,紡織制衣產業鏈在全球紡織出口國中最為完善,上游纖維、中游面料輔料和下游服裝產業均有集群布局;受本次新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催化,中國供應鏈的高穩定性也將被全球品牌客戶日益重視。
圖表:中國紡織制衣上市企業已實現全球品牌供應鏈的上中下游全覆蓋
中國向其余十四國出口規模占比高的行業,電氣設備、機械、紡服、家具等;三是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國,加入RCEP有望降低制造成本(如鐵礦石)并擴大市場空間,制造產業鏈或將受益。
受貿易協定影響相關利好,昨天化工板塊,農藥化肥、草甘膦等板塊漲幅達到了三個多點。
對化工行業的沖擊
RCEP的簽署對我國優勢行業是機遇,對薄弱行業則是挑戰。據該機構測算,RCEP協定下,受益較大的行業包括紡織服裝、輕工、建材、農產品、采掘業、電子商務等;相對而言,受沖擊較大的行業包括汽車及零部件、石油化工等。
這里的沖擊,主要還是指對本土的中小化工企業而言,目前世界上有四大化工集群,分別是:
◆ 以中國、日本、韓國為代表的亞洲化工集群
以中國、日本、韓國為代表的亞洲化工集群將會以產業門類齊全、市場規模宏大、創新能力活躍、基礎化工原料雄厚、高端精細化工技術領先、化工新材料特色顯著、中日韓三國合作密切為突出特征,將成為太平洋地區和世界化學工業極為重要的增長極。
◆ 以美國、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化工集群
以美國、加拿大為代表的北美化工集群將會以傳統化工能源和化工新能源、高端化工新材料、農業和種子工程、生命基因技術創新領先為突出特征,將會成為世界化學工業高端技術創新的引領者,將會成為世界化學工業跨國公司的典型代表。
◆ 以德國、法國、英國、荷蘭為代表的歐洲化工集群
以德國、法國、英國、荷蘭為代表的歐洲化工集群將會以高端化工新材料、高端精細化學品、高端醫藥和終端化工消費品技術創新為突出特征,成為全球低碳利用和循環經濟的領軍者,成為世界和歐洲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。
◆ 以沙特、伊朗和印度為代表的中東海灣和南亞化工集群
以沙特、伊朗和印度為代表的中東海灣和南亞化工集群也有自己的特色。雖然中東地區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政治問題和地緣政治的困擾,特別是中東地區面臨著過分依賴石油收入的經濟體制缺陷,但中東地區特別是海灣地區化學工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十分迫切。
如今,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全球化,再加上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,四大集群之間的橫向流動變的頻繁,他們不再以地區劃分,可以任意選擇適合自己經濟利益的地區作為發展重點。
此外,每個集群都有一批具有悠久歷史、具有產業特色、具有發展活力、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領頭羊企業。如北美化工集群中的杜邦、陶氏、埃克森美孚、KBR公司等;歐洲化工集群中的巴斯夫、贏創、科思創、索爾維公司等;海灣和南亞化工集群中的沙特阿美、沙比克和印度信誠公司等;亞洲化工集群中的三菱、三井、信越、旭化成、LG、SK、中石化、中石油、中海油、中國中化、萬華化學、中國臺灣臺塑公司等等。
這批領頭羊企業代表著百年變局下的時代特征:創新、活力、綠色、可持續發展和高度自覺的社會責任。他們不斷調整著自身發展方向,隨著RCEP的簽署,可能會有很多化工巨頭企業將目標瞄準亞太市場,競爭勢必加劇。
總的來說,RCEP,對我國優勢行業是機遇,對薄弱行業是挑戰。吾輩當自強,化工產業跟其他產業一樣,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,首先最緊迫的還是壯大自己的實力!
隨著中國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,留給中國本土企業成長的時間越來越短,歷史的車輪滾滾,大浪淘沙,只有適應時代變化的才能勇立于潮頭!
來源:流程工業
免責聲明:所載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,我們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態度,本文僅供參考、交流。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